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王勃的死因是什么

王勃的死因是什么

时间:2020-11-17 08:19:48来源:本站整理作者:阅读悦读之写乎阅读:

王勃是唐朝初年文学家,从小就有“神童”的称号。据说王勃六岁就能写作,而且附有自己的逻辑,《滕王阁序》这篇骈文就是王勃的成名作之一,我们在上学时应该都有学过。王勃十六岁成为进士,但后来因为著作《斗鸡檄》被降罪,此后王勃开始自己的游历生活,也是在这段时期王勃创造了大量的作品。不过王勃最后结局却令人感到意外,他是因渡海溺水而亡,享年26岁左右,这样一位人才却英年早逝也是非常可惜了。

王勃的死因是什么

1、世家出身

唐朝是诗的国度,也是诗人的天堂。

王勃出生在一个家学涵养非常丰富的家庭,爷爷是隋末大儒王通,父亲王福峙也是学贯古今,曾任博士。

到了王勃这一辈,更是非同反响。王勃自幼聪慧好学,六岁时写的诗已经构思精巧,九岁时读颜氏《汉书》,光挑其中的毛病,就写出了长达十卷的《指瑕》。

此后,他又通读六经,和时人谈话,常常语出惊人。14岁那年,他上书右相刘祥道,寻求表荐。因文中有“所以慷慨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之句,被刘视作神童。于是,推荐他参加制科考试,高中后被授予朝散郎之职。想想此时一个翩翩少年郎,该有多少美好的前程等着他?

王勃的死因是什么

2、斗鸡惹祸

然而,谁也无法预料人生在哪里拐弯,更何况王勃这样的年轻才俊,又有多少人明里暗里地盯着他,要给他使绊子,要看他的笑话。唐高宗的儿子沛王李贤,听说王勃之名,就把他召到沛府任修撰。王勃看到沛王与自己兴趣相投,工作分外勤勉,编写的书籍文章也多次受到沛王赏识。

大唐皇子们的血性里还多少残存着匈奴人好斗的基因,这些养在深宫里的王子们自然不安分,他们就经常以斗鸡为乐。

王勃觉着好玩,加上年轻气盛,就想着为主子的业余爱好添个彩。于是,为沛王写了篇《檄周王鸡》,不料竟因此罹祸。唐高宗认为王勃此举有挑拨诸皇子矛盾的嫌疑,就把王勃赶出沛王府。

此事也怨不得高宗多虑,因为他有切肤之痛。他深知父王为争夺皇位而兄弟相残的事儿,也知道自己兄弟间不流血的明争暗斗,那血淋淋的事实曾经令他甚至不敢觊觎王位。如果不是那个强势舅舅的功劳,怎么也轮不上他这个软弱多病的皇子当皇帝!

高宗的担心显然是有道理的,只能怪王勃太年轻,还不懂得宫廷里潜滋暗涨的各派势力间的争斗,更不懂得在政治斗争中怎样伪装、如何蛰伏以及自我保护。虽然王勃熟读诗书,但历史上那些为争夺权力而展开的斗争、皇室里此起彼伏的杀戮,于年轻的王勃似乎还没有起到警示作用,终于他为自己的少不更事付出了代价。

王勃的死因是什么

3、仕途蹭蹬

王勃被逐出王府后,心情有些抑郁,巴山蜀水一直是个怡情消遣的好地方。于是,王勃和杨炯等一帮子性情中人,一边放浪饮酒、纵情游玩,一边诗歌唱和、互道衷肠。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纵情讴歌自然风物、探讨人情世故、抒发人生感慨,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移到山川边塞,不仅扩大了写作题材,也使文风清新刚健,开创了唐诗新气象,一改六朝以来的骈丽文风。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由此被誉为初唐四杰。

王勃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更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上乘之作,千年以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其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成为送别名句,时常被人们引用。

在蜀期间,朝廷曾多次征召王勃,被王勃称病辞谢。后来,王勃听友人陆季友说虢州多草药,他很想去,便设法做了虢州参军。

在虢州参军任上,王勃恃才傲物,与同僚关系搞得很僵。

当时有个官奴曹达犯了死罪,可能有人想陷害王勃,就把此人藏到王勃府内。王勃担心此事泄露,会殃及自己,就偷偷把曹达杀了。可事情很快被曝光,王勃被判死刑入狱。紧接着虽然遇到大赦,免了死罪,但却连累了父亲,被从雍州司户参军贬为交趾令。

这短暂的二次出仕,使王勃对仕途有些心灰意冷。

安静下来的他决定闭户著书以明心志。他说“富贵比于浮云,光阴逾于尺璧。著撰之志,自此居多。……在乎辞翰,倍所用心。”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王勃潜心钻研,完成了祖父王通《续书》所阙十六篇的补阙,撰写了《周易发挥》五卷、《唐家千岁历》、《合论》十篇、《百里昌言》十八篇等,同时还创作了大量诗文。

他以不倦的写作来向世人证明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王勃的死因是什么

4、滕王阁留名

说实话,王勃出生于诗书大家,基因里就饱含文墨。他从小读书养成的用心专一的习惯,使他一旦沉潜在学术的海洋里,不仅会有更多的学术成果涌现,而且那泼洒的文采、汪洋的情感会给文章润色很多。如果他以此而做个文坛领袖或者御用学士,那是可以取得相当成就的。

可他从小就被包围在赞赏声里,习惯了文章出彩后被人捧着、夸着,那份骄傲自得、狂放不羁,往往会给别有用心的人留下把柄。如果让他涉足政治或者玩弄权术,他的这种性格难免会成为致命弱点。很快,王勃就又一次展现了这种文长谋短的弊病。

王勃在去看望受自己牵连而到交趾任县令的父亲途中,经过南昌,正逢都督阎公修成滕王阁大宴宾客。宴会上阎都督名义上要请人写一篇文章以夸盛事,实际上事先已准备让女婿孟学士把写好的文章亮出来。

当时宴会上好多人很识相,自称才疏学浅不肯动笔,只有王勃毫不谦让,接笔就来,这才有了那篇流传至今的《滕王阁序》。文章不仅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而且思接古今、恢宏辽阔,挟汉赋之余风,叙人生之抱负,尤其是他“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激情,更引起人们的共鸣。

王勃的人生到此已经进入高潮,他的文与名将一起不朽。让人为他捏把汗的是,王勃明知阎都督的宴会是个“戴帽会”、“吹捧会”,可他偏不信这个邪,他有胆气、有才气,觉得自己一定要博个头彩、弄个满堂红。如果阎都督真要不给他这个出手的机会,或者再玩弄些猥琐的手段,说不准王勃的性命就会受威胁,甚至连那《滕王阁序》这般美文,也会成为别人的项上之作。幸运的是,王勃遇到了真惜才的阎都督!

王勃的纵笔一挥,滕王阁从此名闻天下。他挟着那缕让人赞叹不已的嫉妒,准备登船渡海去向父亲汇报。无奈天妒英才,风生水起。王勃不幸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死因是什么

5、人生反思

悲剧往往是最容易引人深思的。

王勃骨子里就不是个人情练达的谦谦君子,他的游戏文字、恃才傲物,即使是在无情的官场上,也一样会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挺立船头时玉树临风的样子,好像是故意与惊涛骇浪作斗争,无奈他的镇定自若,抵不过狂风巨浪的泼辣。

王勃就此被海水吞没了。

王勃太自信文章百世基业,他太相信文以载道,自己一定会名扬四海。官场可以扼杀他的前程,却阻止不了他的文字流播。大海可以吞噬他的生命,却成就了他的千古一叹。我相信,王勃至死也是骄傲的,他做的只管是自己,一介书生、旷世绝代。他与父亲已经魂魄相见了,大海帮他完成了夙愿。这如昙花般凋谢的年轻,虽然让人为他喟叹不已,但却省却了他生之时的怅然和不得志。如若真要他经历常人般被年轮的侵蚀围堵,那么他的人生会更加多舛不幸……

或许,这就是人生的辩证法!

【作者简介】乔永胜,一位历史学学士解读的人生历史,别样的人生是因为历史的丰富多彩。

标签: 上一篇:历史上靠儿子上位的皇帝是谁?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下一篇:沈括是个什么样的人?人品真的很差吗 返回列表我要分享

相关推荐相关推荐

抢占沙发抢占沙发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吾爱诗经网立场。

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猜你喜欢

业界动态 / 本周热文 / 你言我语

最近更新

最新排行

历史图库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