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战争 > 战史揭秘 > 明朝和清朝之间的决战为何明朝全军覆没

明朝和清朝之间的决战为何明朝全军覆没

时间:2021-07-24 11:03:41来源:网络作者:本站整理阅读:

说到明朝和清朝之间的决战,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了。虽然我们知道最后的结果是明军输了,但是为什么明军洪承畴所带领的13万军队竟然全军覆没,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两军之间的差距那么大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和清朝之间的决战为何明朝全军覆没

先放下洪承畴指挥的以明军惨败而告终的松锦大战不说,我们看看历史上两个典型的案例。一个是岳飞元帅带领的岳家军,在朱仙镇准备一鼓作气收复河山,结果宋高宗赵构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撤军,至此北伐功亏一篑。二是洪承畴手下大将孙传庭,一会儿镇压起义军,一会儿北上拱卫京师,搞得焦头烂额。他在潼关收拾人马,准备防止李自成长驱而入。但崇祯皇帝认为孙传庭怠战,坚持命令出兵。孙传庭无奈之下出兵,最终战死。这样,大明朝唯一的家底都没了,然后就有了“传庭死,大明亡”的说法。

明朝和清朝之间的决战为何明朝全军覆没

其实,洪承畴也是与上述这两位有同样的经历。洪承畴是很能打仗的,他在与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的战斗中,胜率是十分高的。我还记得在读历史小说《李自成》时,对潼关大战的描述:崇祯十二年(1639年)十月,李自成所率的起义军在陕西,被洪承畴令总兵马科、左光先领兵截击。李自成回师转东,洪承畴又令曹变蛟于潼关设伏邀击,李自成大败,仅余18骑走入陕南商洛山中,仅此一战就可以看出洪承畴的指挥才能。

明朝和清朝之间的决战为何明朝全军覆没

然而,还是那句老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外行指挥内行,歪打正着的几率是十分渺小的。崇祯十一年(1638年)九月,清军两路南下,京师戒严。两面受敌的明朝不得不从西线把主帅洪承畴调来率军入卫。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为挽救辽东危局,明廷遣洪承畴率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等所谓八总兵兵马,领精锐十三万、马四万来援,集结宁远,与清兵会战。三月,皇太极发大兵采取长期围困锦州的方针,势在必克。洪承畴主张徐徐逼近锦州,步步立营,且战且守,勿轻浪战。如果,按照洪承畴的战略思想,这场战争的结果可能就会发生反转。但这时,上面的压力来了,外行的崇祯皇帝希望速战速决,兵部尚书陈新甲也来促战,同时辽东监军张若麒也以监军身份不断干预指挥,原本洪承畴作为蓟辽总督和明军主帅,应有节制全部兵马的大权,但此时,已经不能完全掌控全局,直接导致明军在阵前出现重大失误。在皇太极把明军粮道断了之后,反而激起了明军的士气,洪承畴抓住时机准备与清军决一死战,但是不同的声音又出来了,各部总兵主张撤退。最后大家商定好时间决定分批撤回宁远,大同总兵王朴却因贪生怕死,率部先行出逃。结果使得原本精神就高度紧张的明军将士一溃千里“各帅争驰,马步自相蹂践”。这样看来,松锦大战大败,是明军自己打败了自己。人们常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但是,就算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将军,碰到一个瞎指挥的皇帝,结果也不会好到那里去。

标签: 上一篇:二战期间日本关东军为何在苏联面前不堪一击 下一篇:二战中日本如果不搞其它的只配合德国进攻苏联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返回列表我要分享

相关推荐相关推荐

抢占沙发抢占沙发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吾爱诗经网立场。

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猜你喜欢

业界动态 / 本周热文 / 你言我语

最近更新

最新排行

历史图库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