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 > 趣闻趣事 > 虎门销烟时林则徐不会英语是怎么和外国人进行交流的?

虎门销烟时林则徐不会英语是怎么和外国人进行交流的?

时间:2018-06-08 14:25:07来源:本站整理作者:网络阅读:

说到清朝史上的虎门销烟小编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历史上的清朝是一个非常腐朽落后的朝代,当时的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与外界进行沟通往来,但是,后来,英国向清政府输入鸦片,强行的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为此,爱国人士林则徐进行的虎门销烟,虎门销烟也成为当时英国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当时的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不会英语又是怎么和外国人沟通的呢?一起来看看!

虎门销烟时林则徐不会英语是怎么和外国人进行交流的?

虎门销烟期间,中国与英国频繁接触,究竟是如何解决翻译问题的呢?到底是什么人在给林则徐担任翻译?对于这个历史细节问题,貌似少有人关注。作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并不懂英语,清廷也没有懂英语的人才。也就是说,林则徐只能从社会上去招聘翻译,他是如何做的呢?

晚清乃至清朝,最先掌握英语的人是广东人。因为广州长期对外通商的原因,一些长期与外国打交道的广东商人就逐渐学会了英语。人们管这种英语叫“广东英语”,是一种混杂了粤语、葡萄牙语、甚至是印度语的杂交英语。虽然这种英语并不标准,但基本的沟通并没有问题。

1838年底,清廷派林则徐南下广东禁烟。禁烟的阻力除了政治因素外,语言也是一大难题。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需要独立搜集情报、了解英国的动向。这些工作都需要懂英语的翻译,但如何找到可靠的翻译着实让林则徐头疼。为此,林则徐首先成立一个翻译机构,专门从事英国资料搜集、翻译工作。为了寻找翻译,林则徐派出密探,四处网罗人才。之所以搞得这么神秘,估计一是不想让外界知道钦差大臣如此不堪,否则还会丢朝廷的面子。二是确保政治安全,重点要防范政敌或英方进行间谍渗透。

影视剧中的林则徐形象

经过不断寻找、挑选,林则徐陆续确定了英语水平比较高的四个人。据美国公理会差会部档案记载,这四个翻译分别是梁进德、袁德辉、亚孟、林阿舍。四人都是中国人,亚孟是混血儿,梁进德与袁德辉都是广东珠三角人,袁德辉、亚孟,林阿舍都有外国留学的经历。从他们经历可以看出,他们的英语不是“广东英语”,而且不止口译,阅读、笔译都比较厉害。林则徐为了聘请他们,也开出了丰厚的待遇,比如梁进德的月薪是12元,这在当时已经是高工资,完全可以养活全家。

即使这样四个佼佼者,林则徐也并不满意,主要担心还是政治上不可靠。比如梁进德,不仅信奉基督教,还是一位买办,与洋人交往频繁。而且,梁进德与他父亲还曾因为传播基督教遭到广东当局的追捕。其他人都有留洋经历,与洋人素有来往,是否会被洋人收买,都很难说。这些人的背景非常复杂,除了基本的审查以外,还要采取一些保险措施。为了谨慎起见,林则徐对这四人都实行了严格的监视。在四人工作时,往往都会安插眼线,监督他们的一举一动。对于翻译的技术性问题,为了确保准确,林则徐也有一套独特的防范办法。

虎门销烟时林则徐不会英语是怎么和外国人进行交流的?

据《夷氛闻记》记载,林则徐与邓廷桢、怡良草拟了一封致英国国王的信。他先交给袁德辉翻译成英文,为了防范袁德辉做手脚,他派人秘密找到一位名叫亨特,且懂中文的美国商人,让他把这个英文稿再翻译成中文。其实,亨特的笔译也不是特别好。据他后来回忆,自己大约花费了四个小时才翻译完。

亨特完成后,林则徐进行了一番对比,发现差别很大,这下对两个人都不放心了。他又找到一位名叫伯驾的美国医生进行翻译,伯驾只是给提了一些意见,比如注意语气措辞等。林则徐还是不放心。一个偶然的机会,英国“桑达号”商船在海南沉没,三名英国船员幸存。林则徐立即又把三个船员请来帮助翻译,此时,林则徐几乎已经忘了信件的机密性,直接将给英国国王的信,交给英国船员翻译。

英国船员看了中译英的文本,不禁笑出了声,把林则徐笑毛了。一位叫喜尔的船员在回忆录记载道:他递给我们一封写给英国女王的信,用那种他们常用的浮华笔调写的,我读了,几乎禁不住发笑……

林则徐请船员指出错误,几个船员拿笔一一划出并做了修改。林则徐这才一块石头落了地。最终,这封经过反复翻译、修改的信由一位英国船长带回英国。

求贤若渴,可以形容林则徐对翻译人才的迫切。求知若渴,可以说明林则徐对外国事物了解的积极态度。林则徐平时喜欢广泛搜集英文资料,如英文报纸、书籍、地图、知识手册等。连虎门销烟当天,他还向出席销烟活动的英国人索要英国地图等资料。因此,林则徐有大量的翻译工作需要做,仅仅四个翻译是不够的。

从后来的史料中,又陆续发现了很多人。据《中国近代通事》记载,在林则徐的书信、书籍中都记录了身边翻译的名字,如陈耀祖、温文伯、周文。更夸张的是,还有一位口吃的翻译。据“桑达号”一位船员日后回忆,在林则徐接见他们时,担任翻译的竟然是一位口吃患者,而且还很紧张,说出来的英语很难听懂。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出,林则徐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很迫切。

虎门销烟时林则徐不会英语是怎么和外国人进行交流的?

林则徐雇佣翻译,并不一定只要求英语特别好,有时连会几句英语的厨子都会挖过来。两个曾在外国商馆做饭的中国厨师,因为会几句广东英语,被林则徐高薪挖来。挖会英语的厨师过来有何用,除了做饭还是做饭?其实不然,根据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性格推测,他雇佣厨子,更大原因是,希望通过他们了解洋人的生活习性,比如生活习俗、饮食习惯等等。

不仅有厨师,还有医生。在伯驾诊所工作的部分人也被林则徐请来。与雇佣英语厨师同理,林则徐通过这些给洋人看病,又懂英语的医生,就可以掌握洋人的生理、健康情况。在那个年代,国人普遍相信洋人的腿不会打弯,林则徐的认知水平也差不多。因此,雇佣这懂种医学的翻译,对全方位了解洋人很有帮助。

以上可以看出,林则徐首先是一个广纳贤才的高官,这点非常难得。但限于当时环境的封闭,中国对外国知之甚少,英语翻译人才也极度缺乏,林则徐雇佣翻译也不能不将就。更重要的是,清廷始终没能培养出一支官方翻译队伍。在用人之际,林则徐一边将就用人,一边还要对这些翻译严加防范。

后来,林则徐被革职,琦善代替他赴广东与英方交涉。林则徐对琦善的翻译大加指责。据他在《洋事杂录》一书中多次提到,琦善的翻译是“夷目颠地之汉仆”。“颠地”是英国鸦片走私贩子,“汉仆”就是汉奸的意思。或许林则徐对翻译这一职业还是有很深成见的。

标签:虎门销烟林则徐和外国人交流 上一篇:古人为什么要跪坐?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历史缘由? 下一篇:清朝时期林则徐虎门销烟为什么不用火烧?有哪些原因? 返回列表我要分享

相关推荐相关推荐

抢占沙发抢占沙发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吾爱诗经网立场。

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猜你喜欢

业界动态 / 本周热文 / 你言我语

最近更新

最新排行

历史图库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