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华夏历史 > 明朝历史 > 李自成为什么没能成为下一个朱元璋

李自成为什么没能成为下一个朱元璋

时间:2020-07-29 11:40:53来源:本站整理作者:阅读悦读之写乎阅读:

李自成和朱元璋都是起义军领袖,而且他们都推翻了上一个统治的朝代。不过朱元璋建立了长达两百多年的明朝,李自成入住京城没多久,就被多尔衮击败,此后只能在河南、陕西等地对抗清军,为什么李自成没能成为下一个朱元璋呢?当然,朱元璋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奇迹当然不好复制。不过李自成是有这个机会的,他到底哪一步走错了,导致全盘皆输呢?

李自成为什么没能成为下一个朱元璋

1、崇祯皇帝决策失误

李自成农民军在西安正式建立政权的前一年(1643年),清军攻破宁远距山海关200公里间的中后所、中前所、前屯卫三个小城,明军北方防线宣告土崩瓦解,仅剩一座孤城宁远,由吴三桂率军防守。

吴三桂为啥拒不向清军投降呢?

据史料分析,一是他深受儒家忠君思想的影响,不愿失去名节。二是明朝廷对吴三桂父子有恩,两爷子都曾打过败仗,甚至临阵脱逃过,但只是作降职处理,不久官复原职。他不愿做忘恩负义的人。

1644年正月初八李自成率百万大军向北京进发。

崇祯皇帝在国库空虚、无饷可发、众叛亲离、无将可用的窘境中,起用闲居在家的吴三桂老爸吴襄,还准备调吴三桂回师勤王,但崇祯皇帝担心自己落下丢弃宁远的罪名一直犹豫不决。众大臣也是互相推诿,谁也不愿意就此事担责。

直到当年的三月初,农民军已进至宣府城,距北京仅两三百公里了,崇祯皇帝才下决心做出舍弃宁远,招吴三桂、王永吉、唐通、刘泽清等四路人马回京勤王的决定。刘泽清以脚伤为由不接诏。唐通到京后奉命防守居庸关,不久投降了农民军,居庸关不攻自破,农民军直趋北京。

史书上没载王永吉的情况。吴三桂部路程最远,到达山海关时,听闻农民军已攻至北京郊外。吴三桂仍继续带队前往北京,途中听到3月19日北京已被农民军攻破,崇祯皇帝吊死于煤山的消息。吴三桂认为此时进京已毫无意义了,于是率军返回了山海关。

笔者旁白,如果崇祯皇帝提前一个月作出舍弃宁远、急诏吴三桂等人回师勤王的决定,战局的发展变化估摸应是另一种模式了。

李自成为什么没能成为下一个朱元璋

2、李自成功亏一篑

作为农民军领袖,李自成是会洞察形势的。吴三桂率领的辽兵是支重要的武装力量,谁掌握了谁就有对将来中国政权的建立有重磅话语权。进驻北京城的第三天,李自成下令从狱中放出明朝职方郎中张若麒,请他担任山海关防御史,专门从事劝降吴三桂的工作。张、吴两人关系密切,张出面劝降能起到一定作用。李自成不希望用武力解决山海关的问题,而希望政治解决。

为让吴三桂自己率军来降,李自成派人两次到山海关,给吴三桂大量赏赐,并承诺封其为侯。与此同时,请被农民军俘获的吴三桂老爸吴襄写信劝儿子投降。

3月28日,吴三桂全军缟素,为崇祯皇帝及遇难的后妃治丧,然后将山海关交与李自成派来的唐通镇守,率本部人马到北京向李自成投降。

在路途中,吴三桂先后遇到从北京逃出来的家人及父亲派出的亲信傅海山,他们讲到吴襄被拷打将死,交了5千两银子还不顶用,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抢走。

吴三桂头发倒竖,怒不可遏,说道:大丈夫不能保一个女子,何面见人耶?于是率军一路烧杀掠夺返回山海关,将守关的唐通杀得只剩下八骑逃回北京。

已有5万兵力的吴三桂在演武场阅兵誓师,将李自成原派来的两个使者一个杀掉一个割耳放回报信。吴三桂亲自给老爸吴襄写信,宣布与李自成彻底决裂。

笔者旁白,是李自成治军不严,刘宗敏的错误行为将吴三桂重新逼反,为大顺政权埋下了覆灭的祸根。

李自成为什么没能成为下一个朱元璋

3、李自成坐失良机

李自成知道吴三桂降而复反的分量和山海关的重要性,他担心吴三桂投向清军,那局面就会来个彻底的逆转,他决定改用军事手段解决吴三桂的问题。4月13日,带领一班大将,亲率步兵10万向山海关进发,并将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吴三桂的老爸吴襄一并带去,以此打动吴三桂的眷念故主之情,来个不战而屈之。

难以令人料想的是,山海关距北京仅350公里,农民起义军却走了9天。为啥行动如此缓慢呢?原来李自成对吴三桂还抱有幻想,途中多次写信去劝降。吴三桂为了迷惑李自成,派了六个将领去诈降。就这么停停走走的,耽误了不少时日。

4月21日,农民起义军到达山海关,迎接李自成的不是吴三桂,而是凶悍善战的辽兵。李自成杀了诈降的吴三桂部六个将领开始攻城。双方付出惨重的代价,打成一个平手。

笔者旁白:李自成犹豫不决,拖延了攻打山海关的时间,陷入了被动的深渊。

李自成为什么没能成为下一个朱元璋

4、多尔衮乘乱而入

吴三桂宣布与李自成彻底决裂后,就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后路了。虽然提出“乾坤再整,日月重光”,但他心里明白只是一句政治口号而已。他手下只有5万人马,绝不是农民军的对手。他最终决定降清。

乘明朝刚被推翻,大顺政权未稳之际,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亲率一批猛将和十万精兵,可以说倾其全国之力,沿以前进攻明军的老路前进,准备逐鹿中原。

行军途中多尔衮收到吴三桂派使者送来的投降信。多尔衮未敢轻信,一方面派使者去落实,另一方面命令部队改变行军路线直趋山海关,部队以急行军一日一夜100公里的速度,于21日凌晨赶到了山海关外。

4月21日白天与李自成打了一仗的吴三桂,于当日深夜在距山海关7.5公里处的欢喜岭与多尔衮见面,谈好了吴三桂投降的条件。双方歃血为盟,折箭为誓。多尔衮的五万骑兵悄悄地开进了山海关。

第二天李自成投入全部兵力,在石河西岸红瓦店一带摆开阵势,与吴三桂部队决战。战至中午,吴三桂部队有些支持不住时,以逸待劳惯于骑射的5万清兵冲入战阵,农民军大将阵亡15人,10万部队基本被歼……

笔者旁白: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李自成一直是防着清军的,且十分重视吴三桂降清的严重后果,但不是没做好,而是完全没做这方面的情报工作啊!

对于重大历史事件,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全面认真的分析,窃认为吴三桂降清,本人的原因很重要,但不能排除崇祯皇帝和李自成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严重失误,当然还包括多尔衮的有勇有谋。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杂文学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

标签: 上一篇:崇祯帝为何甘愿将自己吊死 下一篇:夺门之变怎没没人反抗? 返回列表我要分享

相关推荐相关推荐

抢占沙发抢占沙发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吾爱诗经网立场。

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猜你喜欢

业界动态 / 本周热文 / 你言我语

最近更新

最新排行

历史图库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