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巨鹿之战,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了,这是项羽率领着楚军与秦朝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在这场战役中,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全歼王离军,迫使章邯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巨鹿之战是秦亡楚兴的关键,但是章邯在巨鹿之战中并没有倾尽全力与项羽决战,而是采取了消极避战的策略,导致王离为项羽所破。巨鹿之战后,章邯仍有击败项羽的实力,但却轻易的投降了项羽,表现得十分蹊跷。可以说,在巨鹿之战中,章邯有很大的消极避战嫌疑。章邯为什么这么做?
章邯是秦二世时秦朝的军事支柱,也可以说是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但是章邯并不是武将出身,而是秦朝负责征课,山海池泽之税的少府,负责提供宫廷衣食起居、游猎玩好等需要的服务。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在大泽乡起义,赵歇、魏咎、田儋、刘邦、项梁紧接着纷纷起兵,各路人马以讨伐秦朝为名,联合起来向秦朝进军。
秦二世二年,陈涉部将周章率军队进抵戏水,在此危难之际,章邯冷静地提出起用骊山刑徒与奴产子,建军队以镇压盗寇的策略。秦二世于是大赦天下,任命章邯为将军,率领这支拼凑出来的军队大破周章。从此章邯带着这一支由罪犯、奴隶等组成的军队,出关中,灭魏咎,诛杀项梁,收邯郸,开始了光辉又坎坷的军事生涯。
在巨鹿之战之前,章邯的军队从关内打到关外,打遍关东,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挫折。他“杀陈胜城父,破项梁定陶,灭魏咎临济”取得了辉煌的战绩。特别是在定陶杀死项梁后,楚怀王熊心由此开始疏远项氏,并重用刘邦,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重大胜利面前,章邯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项梁的死使他放松了对楚地的警惕,没有乘胜斩除楚地势力,面是“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北击赵”,去包围巨鹿。也是在这里,他遇到了他一生最大的对手项羽。
章邯的部队主要由骊山刑徒和奴隶组成。这些人大多出身盗贼,性格极为强悍。他们在骊山服刑,长期封闭的生活和秦朝的欺骗蒙蔽,使他们对反秦形势缺乏了解。当秦二世赦免他们、让他们重获自由时,他们对秦朝的仇恨被缓和了,重获自由的热情让他们围聚在章邯身边,成为一支有着强大战斗力的队伍。
章邯军中还有一部分是“人奴产子”,亦称“家生奴”。较之于一般奴隶,他们更加服从,因为他们的亲属被掌控在秦王朝手中,作为人质相要挟。
但是这支“刑奴军”也不是铁板一块,无懈可击的。“骊山徒”多为旧六国人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们可成为供秦廷驱使的利器;然而当情势突变时,他们也可以成为向秦朝举起大刀的敌人。章邯击败周章后,倘若率领这支军队出关,由于函谷关以东地区是六国故地,是刑徒们的故乡,那里的反秦起义如火如荼,如果秦廷无法对这支军队进行有效控制,这些人积蓄已久的仇恨和向往自由、思念故乡的情绪将会引发大规模的逃亡甚至倒戈,这支大军就再也不是秦朝的守护者,很可能转变为秦朝的掘墓人。
“刑奴军”仓促成军,兵员素质、军队训练、武器装备、战术运用、军心士气等各方面都存在问题,偶尔取胜问题不大,但倘若率领这样的部队与关外各路诸侯交战,恐怕难以保持长久的战斗力。
巨鹿之战的转折点,是项羽大破王离军。当时王离兵围巨鹿,章邯驻军棘原,二者是什么关系呢?
依据秦法,军队战败,统军之将轻则免职,重则杀头。秦朝对败军之将的处罚很严厉,“将自千人以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地逃众,命曰国贼。身戮家残,去其籍,发其坟墓,暴其骨于市,男女公于官。“除此之外,连战败将领的推荐人也会受到牵连,秦昭王时,范雎举荐的郑安平在攻打赵国时,以兵二万人降赵,范雎差点因举荐郑安平而被杀。
奇怪的是,对于巨鹿之战的巨大损失,秦二世并未追究章邯的责任。如果章邯是战役总负责人,王离是他的下属的话,这是说不过去的。因此,很多史学家认为:章邯虽然曾“令王离、涉间围巨鹿”,但章邯与王离并没不是统属关系,否则王离军败,章邯无论如何脱不了干系。
那么,章邯为何能令王离围巨鹿呢?这是因为此前不久,王离刚刚在成武南败于刘邦,王离兵败后前往章邯处助战,是章邯请示秦二世后,秦二世让王离参与巨鹿之战的。但是这种参与是临时的,王离与章邯两军是一种战时配合关系。
这种配合作战在军事上是非常常见的。在定陶之战中,王离就曾赶赴定陶配合章邯。定陶之战后,配合关系随即解除,王离也并未跟随章邯击赵,而是仍然留在楚地。
正因为章邯与王离两军并无明确的隶属关系,在王离军围巨鹿时,章邯到达棘原做的事情是“筑甬道而输之粟“,选择配合并支援王离军的作战行动。
章邯是一位善打硬仗、恶仗的名将。在破项梁时,章邯利用项梁轻视秦军的心理,“夜衔枚击项梁”,达到了出奇不意的效果,一举击杀了项梁。
《史记-项羽本纪》对巨鹿之战的记述是这样的:”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殺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殺。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
客观上说,项羽全军渡河进攻王离,带有强烈的冒险性。因为巨鹿之南的棘原,章邯的20万大军正虎
眈眈,倘若章邯倾力北攻,项羽很可能腹背受敌,不仅解不了巨鹿之围,还有被全歼的危险。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项羽与王离大战的过程中,章邯居然做壁上观,没有任何动作。项羽虏王离并进军漳南后,章邯还没有开打就数次退却。
章邯军在巨鹿之战中从未主动出击过,存在明显的避战行为,这不能解释为章邯惧怕项羽。因为在项羽到来之前,手握重兵的章邯也未对巨鹿之北的陈余军及各路救赵大军进行攻击,则是静坐观望了至少一个月。
更为奇怪的是,项羽杀宋义后,派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章邯还是没有出兵截击。手握20万大军的章邯,甚至屡次被项羽“绝章邯甬道”,连短短的一段军用甬道都保护不了,章邯的消极避战态度可以说表现得极为明显。
巨鹿有大山和湖泽环绕,地势险要,并不利于项羽大军机动。章邯在此以逸待劳,完全可以从容截击项羽的部队。但是章邯不仅没能阻击住两万楚兵,反而被对方断绝是有墙垣来保护的甬道,章邯的作战态度十分可疑。可以说章邯的消极避战导致了王离军的覆灭,战后章邯为了掩饰,在退兵的同时向秦二世求救,态度十分消极。
在秦末镇压农民起义中,章邯作为一名文官在国家危难之际弃笔从戎,”起骊山徒自将之“,一出关便败周章,破陈涉,灭田儋,降魏咎,杀项梁,围巨鹿,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很显然,巨鹿之战中,章邯的表现并不是缺乏军事素养,而是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
1、秦朝上层权力斗争。章邯在前线与农民军作战的过程中,秦朝上层权力斗争趋向白热化:右丞相冯去疾自杀,左丞相李斯被囚。正是从这时起,章邯再也没有主动出击农民起义军。李斯被杀及赵高任丞相,对章邯的影响相当大,以至其坐视王离军的覆灭而不伸以援手。
赵高任丞相后,与章邯之间相互猜忌,《秦始皇本纪》说“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赵高弗见,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欣见邯曰:'赵高用事於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在和农民军的相持过程中,章邯派部将司马欣去咸阳和朝廷沟通,结果司马欣带回的信息却是,当下赵高当家,不论胜败,章邯都将被诛杀。这对章邯斗志产生的影响可想而知。
赵高和章邯到底有何矛盾,虽然史料上没有详细说明,但章邯降项羽后,“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也就是说,章邯见到项羽,别的什么也没说,单单向项羽哭诉赵高,可见章邯与赵高的关系已经水火不相容了。
之前李斯为相时,前方和后方相互配合较好,章邯一心作战,才取得了战场上的成就;李斯被杀,使得章邯对秦王朝的忠诚产生了严重动摇,加上与赵高紧张的关系,手握重兵的章邯无心作战是十分合理的。
2、部将的劝降。章邯部将司马欣、董翳先于章邯降楚,特别是董翳在项羽分封诸侯时以“劝章邯降楚”之功,被封为翟王,说明这两人对章邯降楚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史记》记载,章邯与项羽相持,秦二世数次“使人让章邯”。于是章邯派司马欣赴咸阳向秦二世说明情况,但司马欣连赵高都没见到,却带回对章邯更加不利的信息。司马欣回来后,向章邯分析形势,指出现在是赵高掌权,章邯即将面对“有功亦诛,无功亦诛。”的可怕后果。
大战在即,咸阳传来的却是这样一个信息,严重挫伤了章邯的积极性:既然打贏打不贏都是一个结果,不如避战自保以观风向。
3、章邯的政治幼稚。章邯是一位优秀的将领,但并不是一位政治家。在章邯与中央相互疑忌时,他刚好又收到了赵王大将军陈余的一封信。
在这封信中,陈余说道:”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却,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
“分王其地,南面称孤”对此时狐疑不定的章邯诱惑是很大的。赵高杀李斯本来已经极大的震动了章邯,陈余又以赵高“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来威吓章邯,加上部将司马欣、董翳的影响,动摇了章邯效力秦朝的信心,使得章邯做出了投机的决定。当然,这种转变需要时间和环境,章邯也需要观察农民军的表现,所以章邯才在巨鹿之战中选择置王离军于不顾的避战自保策略。
秦朝末年,坐拥20万大军的章邯,有着左右历史命运的能力和机会。但是他的消极避战,使摇摇欲坠的秦王朝失去了最重要的军事支柱,对秦朝的覆灭影响之大不言而喻。
在《史记》中,章邯只是作为配角,没有为其立传。“义”是司马迁为人物立传的首要原则。项羽招降章邯军后,在新安城南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人,“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章邯作为将领,投降后弃士卒生死于不顾,司马迁认为这是缺乏道义之举。
人物行为的时代性及其判断力和主动性,也是司马迁为人物立传的标准。章邯帮助必将走向灭亡的秦王朝镇压起义军,进退维谷时又投降楚军,楚汉战争中为项羽独守孤城拼死抵抗汉兵,最终落得身首异处,表明了其不能在危机之时准确把握时事,缺乏放眼未来的判断力。
章邯虽然破杀起义军将领众多、战绩显著,但他先后两次从属的政治军事力量都以失败告终。作为一名文官,在国家危难之际自告奋勇弃笔从戎,率领着由奴产子和骊山徒构成的近乎乌合之众的军队,立下赫赫战功,章邯的才能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命运没有给这位渴望建功立业的人垂青,因为赵高弄权,章邯最终投降了项羽。在楚汉战争中,面对汉军,章邯选择了顽强抵抗,最终城破身亡。
章邯在巨鹿之战中选择避战自保,脱离秦王朝并交出兵权,退出历史角逐的中心舞台,是秦朝灭亡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而这一切,是秦朝统治者自己造成的。
章邯一生辉煌又坎坷。他立志建功立业,却生不逢时,报国无门,进退维谷中选择投降楚军,渴望能成就一番功名,却最终身首异处。他的志向抱负因为报国无门的命运而不能如愿以偿,他的功绩成不能得以传世,这许多的无可奈何,构成了章邯悲凉的命运悲剧。
想了解秦末那个风云变幻的世界,了解章邯转变的过程和原因,大家可以在头条搜索“巨鹿之战”,去认识这位被后人低估了的秦末最后一位名将。
说到张飞很多人都在说他还是比较厉害的,但是相对于其它武将来说一般般了,但是如果真正了解张飞的人会知道,历史上真实的张飞可不这样的,那么真正历史上的张飞到底实力如何?是不是被轻视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看看吧。
◆宋引章历史原型是谁?真实的宋引章是怎么样的? ◆逢蒙是谁?他是谁的徒弟?是个什么样的人? ◆大羿和后羿是不是一个人?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女娲是被谁杀了?女娲是怎么死的? ◆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区别是什么?本质方面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爆米花的事情,因为很多人应该知道的,那就是宋朝其实就有了爆米花的,那么这个宋朝的爆米花是用什么做的呢?然后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相关的问题很多人问了,下面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吧。
◆历史上被抹去的朝代盘点 ◆元朝汉人60岁必须死是真的吗?有历史依据吗? ◆兵马俑的来历故事 ◆明朝那些事儿歪曲历史汇总 ◆朱高炽不死朱瞻基必定被废说法成立吗?其实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本身的形象是被美化过的。孙悟空从灵石中蹦出,原本应该是展现出最原生态的一面,但是在西游记中淡化了这点,所以说孙悟空的真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总结孙悟空的一生可以说是有五个身份,从最自然的状态直到取完西经后成佛,当然这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只是最初的状态据说也是相当恐怖,如果孙悟空是妖怪出身的话估计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存在了。
◆三星堆龟背形网格状器有何作用 ◆朱元璋为何喜欢朱允炆 ◆朱瞻基为什么要弑父?这样的说法有真实性么? ◆河豚鱼计划是真的吗?是什么意思? ◆明朝真的有骨气吗?是最有骨气的王朝吗?丰岛海战是清朝历史上很重要的一次海战了,当时话说也打得非常的激烈,那么丰岛海战都有哪些重要人物呢?牺牲的人又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的一个情况吧。
◆顿巴斯地区为什么那么难打?为什么非打不可? ◆亚速钢铁厂有多难打?看看地下工事剖面图全明白了 ◆俄罗斯车臣特种部队厉害吗?从历史上的车臣战争就知道了 ◆车臣战争有多恐怖?看看这组数据就知道了 ◆车臣相当于中国的什么?无法类比但是可以从古代史上找到答案说到古代人对一个地方的喜爱用什么来表达,其实很简单的那就是诗句了,今天就给大家来盘点盘点江西这个地方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大诗人都用诗句写过,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了。
◆救风尘讲的是什么故事 ◆救风尘是悲剧吗 ◆梦华录是根据什么改编的?关汉卿的元杂剧大家了解下 ◆君子慎独,卑以自牧的意思是什么?如何理解?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说到这个玄奘法师还是有太多的争议了,那么真正历史上的玄奘法师是怎么样的呢?相关的问题还是很多人问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元朝一共有几个皇帝?分别都是谁? ◆怎么理解元朝统治下汉人妇女太惨这个说法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这些历史信息可知一二 ◆元朝根本不属于中国历史的说法对吗? ◆元朝灭亡后蒙古人去哪了最近很多人对土耳其和伊拉克的战事又吸引了,很多人要问了,这两家又为什么要打起来呢?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也还是值得探讨的,毕竟国外的一些历史我们还是狩猎比较少的,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学学吧。
◆2008年格鲁吉亚事件始末 军事冲突背后又有很多故事 ◆格鲁吉亚人为什么歧视中国人?看他们总统的身份就知道了 ◆南奥塞梯地理位置在哪?人口和面积介绍 ◆南奥塞梯现在归谁?属于哪个国家? ◆美国最无能的五位总统分别是谁?话说这5个人不会被美国历史遗忘说到收藏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难度高,入不了门,其实还是有很多的方法可寻的,下面是一篇关于囊中羞涩如果玩收藏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一起看看。
◆崖柏香味有毒吗? ◆莫桑钻和钻石的价格有区别吗? ◆金丝铁线是指什么? ◆榴石到底是什么宝石 ◆1角钱硬币价值多少钱?哪一种最有收藏价值最近很多人想知道这个中国各个朝代的时间表,那么这个表具体是怎么样的呢?具体时间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的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呀。
◆大禹治水的精神和启示 ◆夸父逐日反映了什么精神?说明了什么道理? ◆夸父逐日的作者是谁?是谁写的? ◆夸父追日神话故事内容 ◆夸父逐日的寓意的什么?常用来比喻什么?说起美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虽然这个国家的历史只有200多年,但是这个国家就像一个青春洋溢的青年,非常有活力,在短短的100多年里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据说清末的时候,美国城市已经很现代化了。真的是这样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清末同期美国城市的照片。
◆中世纪的黑死病爆发的原因真的是因为老鼠吗?罪魁祸首是谁? ◆希特勒的娃娃兵 ◆二战各国领导人童年照片 ◆南非种族隔离图片 ◆半米长的蜈蚣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