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华夏历史 > 明朝历史 > 大礼议事件一共死了多少人?

大礼议事件一共死了多少人?

时间:2020-11-09 13:48:34来源:本站整理作者:本站整理阅读:

古代的皇帝继承皇位,看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实际上却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其中有一个元素非常重要,那就是皇位继承的正统性。而在明朝嘉靖皇帝时期,还曾经因为这件事情引发过一次“大礼议事件”,就是针对于正统的一次长达三年的争论,而这一次争论,也导致了不少人的死亡,究竟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大礼议事件一共死了多少人?

1、大礼议事件的背景

大礼议由武宗暴亡所引发,在内阁首辅杨廷和的策划下,变通办法,选取武宗堂弟明世宗(朱厚熜)继统。但在世宗称帝后,杨廷和非要把武宗和世宗的堂兄弟关系变成亲兄弟关系,于是,一场长达数年的大礼议便开始了。世宗即位意味着永乐以后明代历史长河中最大的政治撕裂,而伴随出现的大礼议则是新旧势力政治的综合较量。

正德二年(1507年)年秋八月,朱厚熜生于兴王邸。朱厚熜是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的堂弟,兴献王朱祐杬次子,封国在安陆州。

正德十四年(1519年),兴王薨,谥号“献”。以世子身份居丧并决策封国政务。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尚未除服,明武宗特旨令其袭封。五天后(三月十四日),明武宗驾崩,那时,朱厚熜尚未正式受封。明武宗无嗣,而明孝宗也无其他皇子在世,皇太后张氏(孝康敬皇后)与大学士杨廷和(朱厚熜未至京师前,杨廷和总揽朝政三十七天)摄理国政,根据《皇明祖训》中所说的“兄终弟及”的原则,于三月十五日派定国公徐光祚、寿宁侯张鹤龄、驸马都尉崔元、大学士梁储、礼部尚书毛澄、太监谷大用等前往安陆迎接朱厚熜,到京师即皇帝位。三月二十六日徐光祚等抵达安陆(谷大用先期至,朱厚熜不许其私谒)。

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初一,拜别其父陵墓,次日辞别母妃启程。四月廿二,朱厚熜抵京师,止于郊外。当时朝廷官员就有关于以什么礼仪迎接兴献王世子朱厚熜的争论。礼部尚书毛澄根据杨廷和的授意,定议以皇太子即位的仪式。

大礼议事件一共死了多少人?

2、大礼议死了多少人

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明世宗无奈之下,勉强同意称父亲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母亲为“本生母章圣皇太后”。尊封祖母邵氏(明宪宗贵妃)为寿安皇太后,孝宗皇后为“圣母昭圣慈寿皇太后”,明武宗皇后为庄肃皇后(孝静毅皇后)。“本生”二字实际上只是承认了嘉靖皇帝的生物学父母,但宗法上他还是需要称孝宗为“皇考”,称张太后为“母后”,事实上还是被过继到了孝宗名下(这一点可以参照清朝的光绪帝,他的生父奕譞被称为“本生皇考醇贤亲王”,生母醇亲王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被称为“皇帝本生妣”,而其本人已被过继与文宗咸丰帝为子,需称文宗为“皇考”,称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为“母后”)。

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十二日,明世宗诏谕礼部,十四日为父母上册文、祭告天地、宗庙、社稷,群臣哗然。正逢早朝刚结束,吏部左侍郎何孟春倡导众人道:“宪宗时,百官在文华门前哭请,争慈懿皇太后(孝庄钱皇后)下葬礼节,宪宗听从了,这是本朝的旧事。”杨廷和之子、状元杨慎亦称:“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坚守节操大义而死,就在今日。”随后编修王元正、给事中张翀等在金水桥南拦阻挽留群臣,何孟春、金献民、徐文华等又号召群臣。随后两百余位朝廷大臣在左顺门跪请世宗改变旨意。

明世宗在文华殿听闻门外哭声震天,命太监传谕大臣们退朝,但群臣直到中午仍伏地不起,企图迫使明世宗屈服。杨慎等人撼门大哭,“声震阙庭”。朱厚熜震怒,令锦衣卫逮捕为首者八人,下诏狱。此举令其他人更为激动,冲至左顺门前擂门大哭,朱厚熜再下令将五品以下官员一百三十四人下狱拷讯,四品以上官员八十六人停职待罪。七月十六日,明世宗为母亲上尊号“章圣慈仁皇太后”。七月二十日,锦衣卫请示如何处理逮捕的大臣,明世宗下令四品以上官员停俸,五品以下官员当廷杖责。因廷杖而死的共十六人。左顺门廷杖后,反对议礼的官员纷纷缄口,为时三年的“大礼议”以朱厚熜获胜告终。

大礼议事件一共死了多少人?

3、嘉靖为何要进行大礼议

嘉靖十七年九月,嘉靖帝追尊其生父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并在供奉牌位于太庙,牌位甚至还在明武宗之上,至此嘉靖帝最终赢得了大礼议的最终胜利。

表面上看,明世宗朱厚熜是为了其生父的地位问题,实际上并非如此:“大礼议”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明世宗以藩王入继而引起的继统继宗问题,而事实上是明世宗对独立皇权的诉求问题。

张太后与首辅杨廷和的联合,实际上是朝中反武宗势力的联合,其共同目的是恢复武宗以前的秩序,保持旧贵族和内阁的权势,这也是当时促成世宗入继的重要原因。

杨廷和一派所提出的议礼方案贯穿一条主线,就是不使世宗以藩王独立系统继承皇位,而必须纳入孝宗以来的统系,在政治上必须继承孝宗的政策,执行孝宗的制度。杨廷和一派的议礼方案,嘉靖帝万难接受的。因为它严重限制了世宗在皇室中的独立地位。而且如果撇开武宗这一朝不管,恐怕在传统的继承法中,也难以通过。世宗的意念比较明确的是既不想做武宗的嗣君,也不想做孝宗的嗣君,而是想既继承明朝的皇统,又保持兴献王的统系。这种统系的独立性是世宗在政治上获得独立自主的基础,必须争取。世宗为了摆脱某些旧贵族和某些官僚势力的控制,也必须获得这种政治上的独立性。

嘉靖皇帝刚登上皇位,势力薄弱,要想取得胜利,就要抓住一批“新进”和与原来朝中各派势力没有干系的官员,组成一个新的政治中心。这些官员有别于朝廷元老,在政治上保持一定的锐气,在经济上有追求改革的思想。因此钦定大礼后,世宗与张璁等新进官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6 世纪以后明代政治中枢所出现的改革浪潮和各种改革派势力,则与嘉靖时期的各种改革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明代晚期的党争,除去派系权势之争外,核心问题是改革派与贵族大地主之间的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

通过大礼议之争,新官僚集团取代了旧官僚集团,皇权也实现了安全且完全的转移,嘉靖皇帝彻底稳定了皇位,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开始了对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

标签:嘉靖朱厚熜明世宗明朝 上一篇:明朝出海的船队之间,是怎么交流的? 下一篇:李自成是如何快速发展的 返回列表我要分享

相关推荐相关推荐

抢占沙发抢占沙发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吾爱诗经网立场。

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猜你喜欢

业界动态 / 本周热文 / 你言我语

最近更新

最新排行

历史图库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