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华夏历史 > 宋朝历史 > 宋朝宦官为何难以专权

宋朝宦官为何难以专权

时间:2021-03-25 13:39:10来源:本站整理作者:清风明月逍遥客阅读:

纵观宋朝历史,基本没有出现过宦官专权的现象,和唐朝、明朝相比,为何宋朝的宦官会如此“老实”呢?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宋朝管理宦官的方式不同,直接在朝廷官僚体系中将宦官品秩独立出来。宋朝有着严格的祖宗家法,对外戚来说也是很大的制约。刘娥皇后独掌朝政大权11年,但当时外戚问题并没有很严重,刘娥也没有像武则天那样,自立为帝,实际上这都跟祖宗家法有一定关系。

宋朝宦官为何难以专权

1、宋朝祖宗家法

南宋绍熙五年(西元一一九四年),光宗禅位寧宗,拥立有功的赵汝愚当上宰相。赵汝愚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儿子赵元佐的七世孙,也就是他的七世祖具有宗室身分,算是皇族子孙,即使宗室祖先已经去世近两百年了,他还是被参奏一本:依照祖宗家法,宗室不得为相。政敌就用这个理由斗赵汝愚。

如此重重防范,在宋朝历史上的确发挥了特殊作用。宋朝一路下来,一共出现九次由皇太后或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的情况,或因为皇帝早逝,太子即位时还很年少,或因为皇帝患病,也有为了稳定政局的。这在所有朝代中是次数最多、比例最高的。然而对比其他朝代,宋朝并没有因为皇太后、太皇太后听政而引发外戚干政专权的问题。

宋朝宦官为何难以专权

为什么说在朝代竞争中,宋人格外自豪“祖宗家法”?

祖宗家法发挥作用防范了外戚之乱,这一点就胜过绝大部分的其他朝代。宋人的政治意念、政治论述中经常强调:自己的这个朝代没有宫闱内乱,也没有外戚之祸。这确实是祖宗家法发挥作用才形成的。换另一个角度看,正因为祖宗家法对宗室、外戚做了那么严格的防范,才使得皇太后听政如此普遍,不会被视为侵害皇权的严重威胁。

为了防堵外戚而有那么严密的宫禁,连带使得宫中与朝中的互动极度稀少,也极度困难。外面的人,就连太皇太后的弟弟都进不来;后妃不只出不去,甚至连宫中都无法随意走动,越过界线进到下一个院子都可能被砍头。如此,还能承担内外传讯功能的,就只剩下宦官了。

宋朝宦官为何难以专权

2、宋朝管理宦官的方式

于是相应地,宋朝宦官人数很多,而且宦官很重要。光是在《宋史》中,就有五十六名宦官有传。不需读《宋史》,我们看《水浒传》,小说里有一个大宦官童贯,他出场的时候是带兵的。宋朝的宦官是可以带兵的。

再看《宋史》,留名青史的五十六名宦官中,他们身上有过的军职头衔平均一人超过一个。最高的是童贯曾统领军队打西夏和辽国。最低的位子则是“走马承受”,虽然名称看起来挺卑微的,但在军中其实权力也不小。

这反映了祖宗家法用以节制宦官的另一项规定,就是宦官只能管武人,不能管文人。我们很容易以为宦官权力很大,大到甚至可以管军队、管武将,但其实应该倒过来看,在文武分途、重文轻武的原则下,祖宗家法限制了宦官,宦官的权力只及于武人武将,不能再向上干预文官。

宋朝宦官为何难以专权

祖宗家法中管宦官最彻底、最凶狠的一条,是规定宦官不得读书识字。在重文轻武的制度中,让宦官绝对无法取得文人的资格,不可能有文人的地位。到了南宋,有受到宦官协助而取得宰相位子的,想要改变这情况,要教内侍识几个字,却也仍然被其他官员动用祖宗家法挡住了。宦官可以在军队里监督将领,但因为没读书、不识字,也就不可能真的和文官分庭抗礼。

祖宗家法还管宦官必须定额,不可以随便增加。在现实上,宋朝的宦官是有增加的,但定额规定还是相当程度约束了皇帝的主观任意权力。想要多用几个宦官,皇帝必须下一道诏书,说明基于什么理由、什么需求。如果交代要多二十名宦官,等到这二十个位子填满了要再增加,又必须下新的诏书。如此使得宦官人数在宋朝没有快速且无节制地成长。宋代宦官最少的时候大约五十人,增加到最多时也不过两百五十人,和其他朝代相比,那真的是很节制了。

还有一项特别规定,宦官的品秩是独立的,不和文、武官杂混。宦官不会有武资,更不可能叙文资。如此一来,就杜绝了二品宦官去指使三品武官或三品文官的可能,宦官的品秩只能在自家内部比。宦官品秩再高,在朝廷官僚体系中都没有意义。

标签:宋朝宦官 上一篇:梦溪笔谈如何记载范仲淹的 下一篇:刘娥如何临朝称制的 返回列表我要分享

相关推荐相关推荐

抢占沙发抢占沙发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吾爱诗经网立场。

网友评论

猜你喜欢猜你喜欢

业界动态 / 本周热文 / 你言我语

最近更新

最新排行

历史图库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