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为春秋五霸之首,是齐国第15位国君,在位42年。可能还有部分朋友不知道齐桓公的本名叫什么,齐桓公姜姓,名小白,放在今天大家可能还觉得姜小白这个名字挺萌的。不过齐桓公的行事作风和“萌”可沾不上边,作为春秋霸主,齐桓公究竟是如何达成这样的成就的呢?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当时齐桓公认管仲为相国,推行改革,让齐国逐渐富强。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齐桓公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一起来看看吧。
“春秋五霸”,真正名副其实的只有三位: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三人中间,楚庄王是“蛮夷”的头子,出身本来就有“问题”。所谓“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春秋公羊传》僖公四年),楚庄王统率“南夷”北进中原,问鼎之轻重,害得中国命系一线,危在旦夕,自然是大伙儿的“公敌”。所以,他际会风云,一鸣惊人,爬上霸主的宝座,对那些诸夏本位论者来说,绝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纯粹是屈辱的标志,只是迫于形势,大家才不得不强打起精神,腻腻歪歪、言不由衷地承受下来。由此可见,楚庄王尽管神气活现,踌躇满志,但在大家的心目当中,他根本算不得是五霸中的正宗角色,典型的“紫色蝇声,余分闰位,圣王之驱除云尔”(《汉书·王莽传》)。
晋文公当然不同,他是咱华夏自己圈子里的人,他要出人头地,大伙儿不会有心理上的障碍。事实上,晋文公也的确够争气,上台没多久,便施展拳脚,几个回合下来,便让那曾经趾高气扬、目空一切的楚国好汉趴在地上,动弹不得,使诸多中原诸侯终于熬到了扬眉吐气、重新露脸的时候。就霸业之盛、声誉之大而论,晋文公无疑属于春秋历史上的顶尖人物。可惜的是,他做事过于张狂,不大计较轻重,口口声声尊重周天子,其实视天子如玩偶,呼来唤去,肆无忌惮。这如何不教人对他的行为持几分保留。加上他机心太重,韬略太多,用兵讲求诡诈,谋事注重算计,更给人留下老奸巨滑的印象。无怪乎孔子对他要不无微辞了,“晋文公谲而不正”(《论语·宪问》)。既然是“谲而不正”,那么晋文公在五霸中的地位,自然也得打上几个折扣。
宋襄、秦穆不够资格,晋文、楚庄又不无瑕疵,那么“五霸”之中,也就只余下那位齐桓公了。于是,人们便把齐桓公抬出来充当“五霸”的典范,孔夫子称道他“正而不谲”;孟子的态度同样鲜明,说是“五霸桓公为盛”。他们这么说,可不是兴之所至的信口开河,而是当时社会舆论的客观反映。齐桓公身后受到人们的普遍怀念乃是不争的事实,他生前的许多做法也曾为后人所效法模仿。公元前641年,鲁、蔡、陈、楚、郑、齐多国诸侯风尘仆仆、鞍马劳顿赶到齐国搞会盟,中心的议题便是所谓“修好于诸侯,以无忘齐桓之德”(《左传·僖公十九年》),这等于是举办了一场为齐桓公歌功颂德的专题国际论坛。公元前538年,楚灵王召集十三国在申地(今河南南阳北)开大会,在礼仪方式的选择上,楚灵王也毫不犹豫地表示要向齐桓公看齐,“吾用齐桓”(《左传·昭公四年》),透露出他企图步齐桓之后尘,号令诸侯的勃勃雄心。这些史实说明,齐桓公才是春秋五霸中真正意义上的霸主,他身上所体现的才是纯粹至高、正大光明的领袖风度,孔子说他“正而不谲”,真是说到了点子上。
齐桓公的“正”,说白了也简单寻常,就是他的处事,从根本上合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庸”节制,凡事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用最佳的方式实现了自己既定的战略目标。这种境界,看上去平凡,其实最高明,非功力深厚者所不能至也!用今天的话说,齐桓公的厉害是他的太极推手功夫,核心不过是两个字——稳重。稳重,再稳重,如果细加体味,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才是政治上的大智慧,战略上的大手笔。
齐桓公的成功,取决于他的稳重。由于稳重,他才善于权衡利弊,及时变招,一旦遇上问题或挫折,知道从中认真汲取教训,尽快刹车,条条道路通罗马,此路不顺换他路,而不至于一条黑道走到底,直至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历史上有多少大人物,明明知道原先的计划和方法有问题,但或因碍于面子,或因赌口意气,或因心存侥幸,总是在那里死顶硬撑,结果事情是越来越糟糕,直弄到山穷水尽,无法挽回。然而,齐桓公与他们不同,他懂得该撒手时就撒手的道理,所以他成功了。
他刚登基时,也一样是雄心勃勃,血气方刚,老是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早早确立起齐国的霸权,汲汲于“欲诛大国之无道者”。管仲谏阻他,告诉他时机并不成熟,“不可,甲兵未足”(《管子·中匡》)。可他全然当作耳边风,一意孤行按着自己的性情去做,满心以为中原霸主的宝座可以唾手而得。
然而,他的热情之火,很快便让长勺之战那一大盆冷水给浇灭了。他引以为自豪的强大齐军,居然让曹刿率领的鲁国兵马杀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真是败得无话可说,败得窝囊透顶。不过这次出乎意料的惨败,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使得齐桓公发热的头脑得以冷静下来,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得以平复下来。既然凭借单纯的战争手段连鲁国这样军力很一般的国家都摆不平,那么想靠它去对付比鲁国强大十倍的楚国,比鲁军能打仗的戎狄,还不纯粹是自讨没趣吗!看来是不能单纯依赖战争来实现自己的称霸目标,而应该更多地运用政治、外交手段,伐谋、伐交、伐兵三管齐下,才是正道。齐桓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马上调整了自己的争霸战略方针,改急取冒进为稳重待机,变单凭武力为文武并举。而正是这种稳重的做法,才保证了他日后少走弯路,一步步走向自己事业的巅峰。
齐桓公的稳重,也表现在他善于正确判断形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与对手作必要的妥协,进两步退一步,见好便收,在可能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战略诉求。战略是否成功,不在于战略利益的内涵有多大,战略目标的设定有多高,而关键要看它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少。如果脱离实际条件,脱离具体许可,那么,最好的战略方案也等于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所以,善于妥协本身就是战略运筹中一门高明的艺术,是寻求战略利益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方面的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无疑是一位政治家高度成熟的突出标志。
齐桓公就是这样一位成熟的政治人物,公元前656年举行的召陵之盟,充分体现了他通过妥协的方式,实现虽说有限但却实在的战略利益的稳重政治风格。当时,楚国兵锋咄咄北上,成为中原诸侯的巨大威胁,所谓“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在这种情况下,当缩头乌龟是不成的,保护不了中原中小诸侯,任凭“南夷”四处横行,你齐国岂能称为“霸主”。然而,如果心血来潮,孤注一掷,真的同楚国真刀真枪干上一仗,弄得两败俱伤,恐怕也不是正确的选择。最好的办法,是出面组织起一支多国部队,兵临楚国边境,给楚国施加巨大的政治、军事、外交压力,迫使对手作出一定的让步。如此,既压制了楚国嚣张的气焰,安定了中原动荡的局面,又不必使自己陷入战争的深渊,付出过于沉重的代价。这叫做“全胜不斗,大兵不创”,“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略运用上的“善之善之者也”。
于是,齐桓公与楚国方面便在召陵(今河南偃陵)地区联袂上演了一出妥协大戏,楚国承认了不向周天子进“贡苞茅”的过错,表示愿意承担服从“王室”的义务,算是多少作了让步,给了齐桓公所需要的脸面;而齐桓公也达到了警告楚国、阻遏其北进迅猛势头的有限战略目的,于是也就适可而止,见好就收。这种战略上不走极端,巧妙妥协的做法,可能会让习惯于唱“攘夷”高调的人觉得不够过瘾,可它恰恰是当时齐桓公唯一可行的正确抉择。
齐桓公的稳重,更表现为他善于把握时机,算账算得十分精明,从不做赔本的买卖,总是用最小的投入,去换回最可观的利益,不费多少功夫而赢得充分的好处,不损多少成本而博取漂亮的名声。成本要低,回报要大,这是从事政治、军事斗争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衡量评估任何战略决策高下得失的主要指标。“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绝不是聪明人所干的事情,在战略运用上,与其焦头烂额,不如曲突徙薪。战略利益是要争取,但要争得巧妙,争得自然,争得冠冕堂皇。否则便是犯傻,便是笨拙,落下话柄,留有后遗。
齐桓公的高明,就是求稳、求全,善于借力,走间接路线,做到名利双收。他让后人津津乐道的几件大事,如迁邢、存卫、救助周室等等,都是投入甚少而收益甚大的合算买卖。譬如,他迁邢、存卫,并不是在邢国与卫国一遭到戎狄的攻击,便立刻出兵援救,而是当局势明朗之后才展开行动,所以当齐兵姗姗来迟,抵达邢、卫时,邢、卫早已被戎狄所攻破,这样齐军就不必去同戎狄军队作正面交锋了,而只需要做点场面上的文章:收容一下邢、卫两国的难民,然后再予以安置抚恤便成了。如此一来,齐军并不遭到损失,但却赢得了抗击戎狄,拯救危难的美誉,齐桓公本人也几乎成了人们的大救星,歌颂之声此起彼落,高大形象耸入云霄,“邢迁如归,卫国忘亡”(《左传·闵公二年》),普天下感恩戴德,全社会讴歌颂扬,这时的齐桓公岂止是“霸主”,简直是“圣人”了!这不能不教人佩服他的老谋深算,收放自如。春秋其他几位霸主同他一比,还不是小巫见大巫,统统黯然失色!
正因为齐桓公处事稳重,深合中国文化中的“中庸”之道,所以,尽管他在霸业上的成就似乎不及晋文公、楚庄王,然而在后世所得到的褒扬则远远胜过其他霸主,人们一提起他,总是想到他曾“一匡天下”,好像离了他,春秋这段历史就成了漆黑一团,全是子弑父、臣弑君的一笔烂帐。幸亏有了这位“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以兵车”的人物,才给人以三分宽慰,三分希望。一个人物能以这个姿态存活在历史上,应该说他没有在世上白混几十年。
说到张飞很多人都在说他还是比较厉害的,但是相对于其它武将来说一般般了,但是如果真正了解张飞的人会知道,历史上真实的张飞可不这样的,那么真正历史上的张飞到底实力如何?是不是被轻视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看看吧。
◆宋引章历史原型是谁?真实的宋引章是怎么样的? ◆逢蒙是谁?他是谁的徒弟?是个什么样的人? ◆大羿和后羿是不是一个人?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女娲是被谁杀了?女娲是怎么死的? ◆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区别是什么?本质方面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爆米花的事情,因为很多人应该知道的,那就是宋朝其实就有了爆米花的,那么这个宋朝的爆米花是用什么做的呢?然后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相关的问题很多人问了,下面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吧。
◆历史上被抹去的朝代盘点 ◆元朝汉人60岁必须死是真的吗?有历史依据吗? ◆兵马俑的来历故事 ◆明朝那些事儿歪曲历史汇总 ◆朱高炽不死朱瞻基必定被废说法成立吗?其实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本身的形象是被美化过的。孙悟空从灵石中蹦出,原本应该是展现出最原生态的一面,但是在西游记中淡化了这点,所以说孙悟空的真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总结孙悟空的一生可以说是有五个身份,从最自然的状态直到取完西经后成佛,当然这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只是最初的状态据说也是相当恐怖,如果孙悟空是妖怪出身的话估计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存在了。
◆三星堆龟背形网格状器有何作用 ◆朱元璋为何喜欢朱允炆 ◆朱瞻基为什么要弑父?这样的说法有真实性么? ◆河豚鱼计划是真的吗?是什么意思? ◆明朝真的有骨气吗?是最有骨气的王朝吗?丰岛海战是清朝历史上很重要的一次海战了,当时话说也打得非常的激烈,那么丰岛海战都有哪些重要人物呢?牺牲的人又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的一个情况吧。
◆顿巴斯地区为什么那么难打?为什么非打不可? ◆亚速钢铁厂有多难打?看看地下工事剖面图全明白了 ◆俄罗斯车臣特种部队厉害吗?从历史上的车臣战争就知道了 ◆车臣战争有多恐怖?看看这组数据就知道了 ◆车臣相当于中国的什么?无法类比但是可以从古代史上找到答案说到古代人对一个地方的喜爱用什么来表达,其实很简单的那就是诗句了,今天就给大家来盘点盘点江西这个地方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大诗人都用诗句写过,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了。
◆救风尘讲的是什么故事 ◆救风尘是悲剧吗 ◆梦华录是根据什么改编的?关汉卿的元杂剧大家了解下 ◆君子慎独,卑以自牧的意思是什么?如何理解?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说到这个玄奘法师还是有太多的争议了,那么真正历史上的玄奘法师是怎么样的呢?相关的问题还是很多人问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元朝一共有几个皇帝?分别都是谁? ◆怎么理解元朝统治下汉人妇女太惨这个说法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这些历史信息可知一二 ◆元朝根本不属于中国历史的说法对吗? ◆元朝灭亡后蒙古人去哪了最近很多人对土耳其和伊拉克的战事又吸引了,很多人要问了,这两家又为什么要打起来呢?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也还是值得探讨的,毕竟国外的一些历史我们还是狩猎比较少的,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学学吧。
◆2008年格鲁吉亚事件始末 军事冲突背后又有很多故事 ◆格鲁吉亚人为什么歧视中国人?看他们总统的身份就知道了 ◆南奥塞梯地理位置在哪?人口和面积介绍 ◆南奥塞梯现在归谁?属于哪个国家? ◆美国最无能的五位总统分别是谁?话说这5个人不会被美国历史遗忘说到收藏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难度高,入不了门,其实还是有很多的方法可寻的,下面是一篇关于囊中羞涩如果玩收藏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一起看看。
◆崖柏香味有毒吗? ◆莫桑钻和钻石的价格有区别吗? ◆金丝铁线是指什么? ◆榴石到底是什么宝石 ◆1角钱硬币价值多少钱?哪一种最有收藏价值最近很多人想知道这个中国各个朝代的时间表,那么这个表具体是怎么样的呢?具体时间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的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呀。
◆大禹治水的精神和启示 ◆夸父逐日反映了什么精神?说明了什么道理? ◆夸父逐日的作者是谁?是谁写的? ◆夸父追日神话故事内容 ◆夸父逐日的寓意的什么?常用来比喻什么?说起美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虽然这个国家的历史只有200多年,但是这个国家就像一个青春洋溢的青年,非常有活力,在短短的100多年里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据说清末的时候,美国城市已经很现代化了。真的是这样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清末同期美国城市的照片。
◆中世纪的黑死病爆发的原因真的是因为老鼠吗?罪魁祸首是谁? ◆希特勒的娃娃兵 ◆二战各国领导人童年照片 ◆南非种族隔离图片 ◆半米长的蜈蚣图片